跳到主要內容

片段VII. 突尼西亞之春(上)迦太基、羅馬、伊斯蘭

跟團出遊突尼西亞,是2019年春節的事。那段時間延續至今陸陸續續發生了許多事,不諱言的說,對我的生活造成了許多的影響。
然後一年多後的現在,世界陷入武漢肺炎(COVID-19)的陰影,我也因此取消了原本的旅遊規劃。

不能出門,就只能看看過去的照片過過乾癮──然後我突然驚覺,原來去年初的這段行程,我居然還沒有記錄過?!

既然如此,那就趁這個時候來好好回憶一番吧。




突尼西亞,我第一次和人說起我那年春節的規劃,很多人首先露出了一臉迷茫,問:那是在哪裡?──畢竟地球上國家這麼多,也不是人人都是世界地理通。
可是我其實並不是第一次聽過這個國家的名字。
2010年末,就是這個國家發生了茉莉花革命,透過群眾的大型集會抗議與不合作運動,最終推翻了這個國家長期執政的統治者。而這個群眾運動之後所造成的影響,卻不僅僅只限於這個國家。就像是蝴蝶效應一樣,這一波群眾運動迅速沿著北非地中海沿岸的回教國家擴散開來,星星之火可燎原,最後甚至燒向中東地區。其中鬧得沸沸揚揚的,包含突尼西亞的鄰居──利比亞,以及再過去的埃及,甚至是自此之後永無寧日的敘利亞一帶。這一連串反獨裁政府、反貪腐的群眾示威抗議活動,被叫做「阿拉伯之春」。

2010年到2019,將近10年過去了。
阿拉伯之春過後,許多國家陷入國內各大勢力角力的政權不穩定期,更多的國家最後看起來就是倒了一個獨裁者、在換一個新的上去那樣換湯不換藥,更甚者,中東地區甚至遭遇了伊斯蘭國(ISIS)風暴一般的席捲而過,迄今敘利亞地區仍深陷內戰風暴。
然而,突尼西亞這個風暴的起始點、群眾運動的發端,卻早已悄悄恢復了秩序。
長期執政的獨裁者下台之後,突尼西亞人民選出了新的總統。新總統高齡90多歲,看起來應該也只夠做一任【註:在我寫這篇的時候,這位年是頗高的總統在任期尾端病逝。議長暫代了一段時間之後,該國在一次完成總統選舉,選出了新任的總統。】

因為茉莉花革命,突尼西亞經濟主要倚賴的觀光沒落了,多年過去,哪怕這個國家早已恢復了平靜,但或許是周邊國家的動盪不安,整個國家仍然未能回復到往日榮景。
飛機落地的那一瞬間,首都突尼斯的迦太基國際機場,瞬間就給人一種時光停滯的感覺。現場辦的落地簽,等待的時候四處環顧,說好聽是復古懷舊、說不好聽是陳舊的機場設施,一瞬間真的有種老電影裡泛黃膠捲的感覺。

【位於首都突尼斯的迦太基國際機場。看起來就像是從二、三十年前的老照片走出來的建築物⋯⋯但說真的,突尼西亞的人類開發指數頗高,人均GDP一萬多美金,雖然沒有產油,但也算不上是窮國家,比他窮多了的國家機場搞不好都修得比這個華麗⋯⋯嗯,只能說,這麼國家大概不太重視這些表面功夫吧?畢竟光是外表光鮮亮麗但內裡實在有夠沒素養的機場我也不是沒見過,當下只覺得簡直就是暴發戶⋯⋯嗯,我沒有在影射任何人事時地物。真的(眨眼)】



我們是在機場用歐元換的當地貨幣。
因為是跟團的緣故,一個人換50歐元真的已經綽綽有餘;當時與歐元的匯率大約是1歐元換3.14第納爾(突尼西亞貨幣單位),但當地物價真的不怎麼高,一杯咖啡1第納爾,1公斤椰棗8第納爾,市集的小擺飾也是3、5塊第納爾,就連一瓶500mL的橄欖油最貴也不過10來塊第納爾──總之,真花不了什麼錢。
這個團的行程,把最繁華的部分留到了最後,並且在行程的開頭,安排了這個國家最古老的一段──

迦太基。
是的,突尼西亞首都的突尼斯,就是那個赫赫有名、與羅馬帝國抗衡許久、出了個著名軍事家漢尼拔的迦太基──雖然多年過去,早已物是人非。
迦太基城,是由來自地中海東岸的腓尼基人所建。這個地中海東岸,差不多就是黎巴嫩、敘利亞這一帶(黎凡特地區)。腓尼基人屬於閃族,算是猶太人的近鄰,他們是有名的商人──但2000年後的今天,有名的商人是來自差不多地區的猶太人,而腓尼基人呢?早已消失在歷史的過往之中。


【畢爾莎山丘,傳說中迦太基最初立足之地。然而羅馬的征服向來就是連帶著徹底摧毀被征服者的足跡,所以再是曾經橫行地中海的迦太基,最終也只剩下一些殘存於土壤深處的斑駁印記了⋯⋯】

迦太基與羅馬帝國為了誰是地中海霸主之位難分難解地糾纏了上百年,最終以羅馬人的勝利畫下了句點,而迦太基,也變成了羅馬的行省之一──其實也不只是迦太基,羅馬帝國可是陸陸續續打下了地中海東岸和整個南岸,所以以色列、埃及也都曾是羅馬帝國的囊中物,羅馬式的城市遍佈了地中海沿岸,地中海一度是羅馬帝國的內海──啊,再說下去就歪樓了,不提了。

【Salammbo Tophet。距離畢爾莎山丘不遠,再曾經的迦太基港附近,屬於迦太基人的祭祀場所。雖然距離黎凡特遙遠,但迦太基人其實就是腓尼基人,信仰自然也是相同,於是在這個有點距離的地方,祭祀的對象是屬於黎凡特地區常見的Baal和Tanit。黎凡特地區歷史淵遠流長,發源自此處的民族與宗教經過千年的發展與演變之後可說是形塑了整個西方世界,不可不謂意義重大之地。】


羅馬統治過的地方,都會留下很「羅馬」的遺址。譬如說浴場,譬如說競技場、譬如說神殿(喔對,還有水道橋)。
突尼西亞也不例外,在不同的地方,不同類型的羅馬遺址被保留了下來。
【這我不得不說,我們這趟行程大部分時間天氣都很好,就偏偏是在參觀山丘上的Dougga古城這瞬間,風雨大作、冷得不得了。這個羅馬古城遺址依山而建,迎風向雨不說,連個能暫時避避風雨的地方也幾乎沒有,幾千年前的石板還滑不溜丟,一不小心,正生病體虛的我腳步一滑、就帶了點「紀念品」隨身了⋯⋯哎。】

【Antonine浴場。幾乎就在畢爾莎山丘腳下的羅馬浴場,幾乎可說是羅馬征服並取而代之的縮影。與家家戶戶都有浴室的腓尼基人不同,羅馬人對於公共浴場的熱愛簡直令人難以理解。每個羅馬城市遺址必然都要有浴場,很多時候甚至就蓋在城市的中心。羅馬浴場不只是浴場,換成今日的話來說,就是市民大會中心+SPA館+全民社交中心,到了這裡,不只是洗洗澡享受個三溫暖SPA按摩一條龍,更是各個階層社交的場合,萬般馬虎怠慢不得。我只是一直都比較好奇,羅馬人的皮膚,難道比較耐泡嗎⋯⋯在濕氣這麼高的地方談事情,難道不覺得窒息嗎?我真的很好奇啊⋯⋯】







【Dougga遺址。位在山丘上的羅馬遺址,從狂風暴雨到雨過天晴,變臉就像翻書一樣快。】


【Dougga遺址的某處豪宅。這整座山頭的遺址殘存得比我在很多地方見過的都要完整,實屬難得啊⋯⋯要不是跟團,我大概可以在這個山頭從日出逛到日落⋯⋯】

【Dar Lacheb,Lacheb之家。倖存下來的大門,正對著的應該是位於高處的主神神殿。】





【Sbetila。又一處羅馬遺址,比Dougga再更偏南一些(應該是越來越深入努米底亞地區啦~)。這個遺址就比較符合我見過的羅馬遺址了──在一片平原之上。羅馬也是重商,除非是軍團駐地起家的城市,不然大多位在什麼南北東西貿易往來交通要道上,此處應該也是吧。話說回來,這天天氣實在好,沒有空汙的地方天空怎麼拍怎麼藍,配上一片蒼茫荒野,遺址風味十足啊。】


【El Jem競技場。我個人造訪過很多個羅馬競技場遺址,包含羅馬的那一個。以羅馬那個為標準來看,突尼西亞的這個已經算是相當完整的了。規模自然不能比,但這個其實已經算是很大的一個了──畢竟,有些地方的看台也只有一層樓啊⋯⋯】




【El Jem競技場內部。從裡面可以看得出來這個競技場比較完整的部分大概只剩下半面,但考慮到這個國家整體發展的變化與歷史,這已經算是意外得保存得不錯了(荒漠平原中石料難求,羅馬帝國倒臺之後,遺留在各地的建築物,很多時候都會被拿去蓋其他建築物,還能剩下半面簡直算是奇蹟了⋯⋯)】



隨著羅馬帝國的分裂與沒落,一海之隔(其實真的沒有很遠,西西里島和突尼斯距離應該也才100多公里),突尼西亞就像其他的北非地區一樣,轉變為伊斯蘭的天下。
伊斯蘭教創立之後的拓展非常迅速,在西元670年,伍麥葉王朝建立了開羅安──這個位於北非的伊斯蘭教第四聖城【其他三個是麥加、麥地那、耶路撒冷】。據說來此朝聖七次,可抵得上前往麥加朝聖一次。麥加畢竟在阿拉伯半島,從非洲過去可謂是路途遙遠,有折衷方案那自然是再好不過──不得不說,伊斯蘭教規矩雖然不少,但也是很有彈性的。
我不是第一次到訪回教國家,也知道他們規矩多得嚇人;但是突尼西亞雖然是回教國家,在旅行途中卻幾乎讓你感覺不到什麼限制,就連開羅安的大清真寺也是對外開放參觀,而除了一些基本服儀規範之外,規矩相對已經少了非常多。
【此去算是冬春之際,不用多說自然長袖長褲、已經符合入內要求;另外就是開羅安的大清真寺女性要用圍巾/頭紗把頭髮包起來──這也是整趟突尼西亞之旅唯一有服儀要求的景點了⋯⋯】

【開羅安,阿格拉比蓄水池。開羅安建城西元七世紀下半,這個蓄水池大約是八世紀中葉(?)的建築。在內陸又沒有河流經過的地方,穩定的水源供給對城市發展來說真的是至關重要。伍麥葉王朝畢竟來自乾燥的阿拉伯半島,對於處理這種情況應該也算是駕輕就熟吧⋯⋯】





【開羅安,大清真寺。建築的年代相當地早。不知道是來得不是時候(當然,也不可能在禮拜的時候來,那是宗教儀式呢,異教徒自然不能入內),還是這邊的常態就是如此,如此宏偉的建築卻相當地冷清。看過不少清真寺,但不知道這個是因為融合了當地特色,還是早期的風格就是如此,總覺得──不太一樣啊。】


【開羅安,聖友祠暨清真寺Zaouia of Sidi Sahab。Sidi Sahab是Abu Dhama(默罕默德的朋友?)的暱稱,此處原先是他的陵墓,之後擴建成清真寺/修道院。觀光客依舊相當稀疏(也很好),不過此處仍然一直在使用中。】


【開羅安,聖友祠暨清真寺Zaouia of Sidi Sahab內部。這間清真寺的內部花磚非常豐富,很多其實是禱詞+裝飾(阿拉伯文字某種程度上來說本身就很有藝術性)】



【清真寺裡的壁磚。我其實蠻喜歡這種裝飾(?)風格,也很喜歡他們的配色~】



迦太基、羅馬、伊斯蘭。除了迦太基真的沒剩下什麼東西之外,羅馬與伊斯蘭在突尼西亞都留下了不少風格鮮明的痕跡──尤其是伊斯蘭,在這片土地上仍然持續進行著。
地中海沿岸有許多類似的場景,在前些年去過的以色列也是各種文化各個時期留下的、風格迥異又旗幟鮮明的遺跡群立,然而不曉得是否是因為突尼西亞如今的觀光業仍未完全復甦,各個景點都還帶著一種涉世未深的純樸樣貌,對於喜歡歷史、喜歡建築的人來說,真的是處處都是寶藏、遍地都是驚喜啊⋯⋯。









TBC.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片段VII. 突尼西亞之春(中)鹽湖、綠洲、沙漠

突尼西亞北鄰地中海,南貼撒哈拉,由北到南的地景地貌,其實變化得相當大。 跟團的好處是可以去到很多自助時不方便前往的景點(不是不能到,就是可能要花費很大的力氣),缺點就是不免會出現長程拉車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