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片段V. 秋遊德西・話說從頭

雖然我不是第一次自助,也不是第一次去歐洲,但卻是第一次一個人自助去歐洲。
當然,歐洲那麼多國家裡,德國算是一個資訊豐富又相對安全許多的國家,和許多人的冒險刺激經歷來說,是個相對安全平淡的選擇(笑)
但凡事總有第一次,總是要跨出了那一步(第一次總是特別難啊~),才會有之後的二三四五步啊!

※以下文長廢話多,慎XD


【為了文章縮圖,先來張法蘭克福機場之隔著飛機髒髒玻璃窗的清晨照(咦)】

說起來,會變成只有一個人出門,多少是有點不得已,又多少有點刻意為之。
不得已,是因為我朋友真的不多,這時間能有錢又能出門的朋友還真的沒有;刻意為之,是因為我假使真的真的不想一個人去,大可以事先喬一個總有人能配合的時間,然而我沒有。
大概是年紀漸長,身邊朋友多有其他牽絆──別的不說,光是工作上到底能不能請那麼多天假、又以及時間湊不湊得到一起,這就是個大問題了──所以,當我堅持每年都至少該出國(或放一段假出遊)一次時,一個人出遊,成了必然需要適應的項目。


有些人,說走就走。我很心羨這種灑脫,卻大概這輩子都做不到了(大笑)
所以我就是一個行前會焦慮、資料必須做很細很細的人(細到沒有必要的那種細,譬如車站有沒有寄物櫃、車站平面圖等等XD)
很多資訊其實到現場都沒有那麼複雜、是可以輕輕鬆鬆隨機應變的,但我如果在出門前沒有辦法確認,就總是會感到一股沒來由地心慌──真是壞習慣啊~

所以我這次慣例又是查了很多資料。
覺得不能浪費,所以多少要分享一下,當然,還有最後實際的情況也順便來比較一下。

首先──

﹝法蘭克福海關聽說很嚴,尤其是年輕單身女性會盤查更久,所以要準備申根保險單英文正本、行程規劃表、來回機票、住宿訂單等等(?)﹞
……上面這串資訊,是我在爬了許多文之後所得到的訊息。
那個年輕單身女性,說真的,定義很廣,尤其歐美人眼中的亞洲女性年齡非常不準,我幾乎每次都還是會被問說在學嗎?有帶學生證嗎?我們有賣學生票喔……(我都已經畢業快10年啦XD)
上回去荷蘭,阿姆斯特丹Schiphol機場的有問了幾句(但主要是來幹嘛、待幾天、會去那裡之類的),但這次要過傳的是說中超嚴格很愛問的法蘭克福移民關啊!

行程表我是不管去哪裡都會做的;就算沒有太詳細的行程,也至少有每天住哪個旅館的清單。
住宿訂單我也是都會印(但是越來越覺得沒有必要了……大概只有去日本會需要印……)
來回機票的電子機票(或確認單)我也都會印出來帶著(不過這次發現操作可以越來越無紙化,這個可能以後就沒有必要了)
申根保險,這個我之前是都沒有特別保,想說信用卡刷機票就有附保險了啊!但這次我保險起見,還是先投保了。現在都可以線上投保,保險公司直接寄送電子保單什麼的,很方便的。


結果……
法蘭克福的移民關一句話都沒問我,就蓋章放我過去了(大驚)


﹝德國的交通票券雖然資料很多,但是感覺很複雜?票都要買實體,還要確認有沒有生效?﹞
一開始查資料,我真的以為我得買什麼鐵路通票。畢竟某間代理旅行社廣告打很大(葉佩雯也不少),讓人總以為到一個處處都得搭火車的歐洲國家,好像買通票比較省事省錢。
但多做一點功課,就會發現通票並沒有特別方便,還特別貴。
畢竟不是人人每天旅行都會搭著快車穿越大半個國家,或是睡覺睡到自然醒、天天freestyle心血來潮就來個百里長征,大多數的行程,都還是可以事前稍微規劃一下的,所以就必須要認識一下德國交通票券的劃分:

A.邦票(Länder-Tickets)
德國分成很多邦,每個邦都有賣邦票。既然都已經叫「邦票」,自然也就是邦內區域適用為原則(很多臨他國邊界的,往往還可以適用到接臨城市的某些特定路線上頭)
一個邦通常是很大的,以我自己這次的行程來說,整個範圍就只在兩個邦內活動。
優點:
邦票通常在20多歐到30歐之間,雖然不能坐快車,但在有效期間內可以乘坐邦內的區間火車(二等艙自由座)、公車、電車、地鐵等等,有的邦票還可以乘坐邦內跨河的渡輪,是個相當划算的選擇(貴鬆鬆的鐵路通票就只能搭火車啊~)
缺點:
邦票在平日(週一到週五非假日)要9:00以後才可以使用(但是可以使用到隔天凌晨3點),像我這樣不太喜歡晚上才在移動到下一個住宿點的人來說,我通常會選擇在大清早移動,所以平日用邦票對我來說就沒有太好用了(晚上找路如果很多人就算了,一個人真的很崩潰,而且德國很多小旅館,開放Check-in的時間也沒有到很晚……)

B.區域交通協會票
……這我不知道他有沒有專有名詞XD
通常德國一個邦裡會有很多個縣(應該是這個單位?),幾個縣之間的交通會由當地的某個交通協會來營運,譬如萊茵美茵區域的RMV,亞琛的AVV,科隆波昂的VRS,慕尼黑區域的MVV之類的。
一個交通協會有他營運的覆蓋區域,也都會出所謂的「天票」,在選定的日期,當天在指定範圍內,可以不限次數搭乘區間火車(二等艙自由座)、公車、電車、地鐵、渡輪等等,運用得當,基本上還可以比邦票更划算啊!
優點:
不像邦票,這種區域交通協會提供的天票選擇往往都是當天0點開始生效到隔天凌晨某個時間(我本來以為都是3點,但是這次實際買,有的有效期可以到隔天早上五點,我還甚至有買到那種禮拜六買,一直有效到禮拜一早上五點的天票)
因為早早就可以生效,對於需要因為各種因素常常必須要早早出門的我來說,真的非常好用。
而且不要小看這個「區域」交通協會的區域,以我這次實際有使用到的幾個區域來說,整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邦主要就分三區,VRR、VRS和威斯特法倫,VRR包含杜賽道夫往北一直到荷蘭邊界、往西到多特蒙德這整個區域;VRS則是包含科隆和波昂等等大城,而且還含括了自有交通協會AVV的亞琛區域;另外一個我沒使用到的威斯特法倫,則是包含了多特蒙德以東的區域。以旅遊來說,如果好好規劃,這樣的區域交通協會推出的天票,絕對會比邦票好用,更不用說區域交通協會的天票,基本都比邦票便宜,省點錢、不無小補。
缺點:
這個票真的很複雜。
大概可以理解為同心圓的概念,每個區域交通協會都會訂出不同級距的累進票價表,也就是使用的範圍越大,票錢越貴。但和我們在臺灣的概念不同,德國賣票很多時候是可以一票通包鐵公路的,所以就算買的是單程票,也是計算你從A點到B點之間是跨了幾個區這樣來收費,而不是上公車算一次錢、上地鐵算一次錢、上火車算一次錢。
這個有點抽象,而且很多時候也會讓人搞不太清楚自己現在要從A到B到底要買多少的票,這就變成事前肯定是要好好做功課的,因為這些交通協會的官網,通常是有提供費率的試算,只是不同的交通協會規則也會微妙的不太一樣,德國的那種「蜂巢」計算方式也很難理解──總之,就是很複雜。
而且有些交通協會的票是即買即生效,有些票則是時間空白,要用的時候再去車站貨車上的打票機打印時間才生效(忘記打就會變成逃票)真的是無比複雜……


BUT!!
經過本次旅行,我個人真的非常推薦使用德鐵(Deutsche Bahn,DB)出的app。這個app上面可以直接用信用卡購買幾乎所有邦的邦票電子票(除了法蘭克福所在的黑森邦,目前無法使用DB app購買電子票),以及很多區域交通協會的單程、多程、天票等等票券。
邦票這個操作很簡單,只要選是一個人還是多人(一張邦票有提供最多到5人的選項,5人以內,人越多越划算)
交通協會這麼複雜計算的東西,很多時候可是可以直接找好A點到B點,直接看他的offer,就會有單程、多程、天票的選項,真的非常方便,而且用app買的票都是結帳即生效,app首頁上會顯示當下有效的票券,遇到查票或是搭公車,只要出示電子票(QR code形式)即可。

其中要特別注意的是天票在使用上,因為費率計算是以同心圓的概念座計算,所以必須是包含到最遠要去的那個區域;譬如說從A出發,先去比較近的B再去更遠的C,如果要購買天票,必須要買A到C這個區域的天票。
以我某天移動為例,我從多特蒙德,先到了埃森,再到杜賽道夫,如果要買天票,就必須買多特蒙德到杜賽道夫的天票,也就是VRR中最貴的D區天票;然而我當天其實就只搭車移動了這兩段,兩段級距分別是B及C,所以最後是分別買了兩張單程票,而沒有使用天票。
天票最好的使用方式,通常是當日往返的行程,譬如住科隆、當日往返波昂之類的。

【下飛機驚覺德鐵app還沒設定,但已經要搭車了,所以先買了一張票(單程是因為我住在美茵茲+沒有要去法蘭克福,這樣買比較划算)RMV的售票機和DB的是分開的,區間的票都無法在DB售票機上購買。另外買的時候就是當下立即生效(好像還可以另外指定生效時間/日期,但我沒用這功能,不是很確定),所以票面上已經有時間了。】

【這是Moselle河谷中途,Moselkern這個無人小站的月臺。因為是無人站,所以月台上有售票機。沒有事先買好票的,就要在這裡買票。旁邊沒有打卡機,推斷應該也是只能買當下生效的票。】

【多特蒙德郊區地鐵(?)站,站臺上有VRR的售票機,旁邊橘色的是打卡機,顯然此地買的票是沒有生效時間的,必須打卡生效。另外就是VRR不是賣天票,賣的是24小時票。】

【亞琛AVV的售票機(他們官網和有些地方寫AVV,但大概是因為和司徒加特那邊的交通協會撞名,所以很多時候都是寫ASEAG),這臺也是賣當下生效的票。】


C.火車早鳥票(Sparpreis)
雖然說有邦票、區域火車票,但行程上總難免會有需要長程移動的時候,搭區間車有時候跨太多地區又沒有直達,站站停還得換車也太麻煩!但難道這樣就必須去買平均每天60、70歐的火車通票了嗎?
假使行程已經大致確定,又像我一樣,是個喜歡早上移動的人,火車早鳥票會是個很棒的選擇。德鐵火車票在半年前開賣,最便宜的250公里內二等艙城際快車(InterCity,IC或InterCity Express,ICE)單程從19歐開始賣,一等艙則是從29歐開始賣;250公里以上二等艙是29歐起,一等艙是39歐起。這些特價票通通都是不可退票改票的(好像是可以退,但手續費好像也要15歐還多少,總之幾乎等於不能退),但是比起高達數十歐甚至上百歐的原價票,的確是划算多多。
德鐵是浮動票價,便宜票賣完之後就越賣越貴,直到剩下原價票。

優點:
行程早早就可以大致確定的人,買早鳥票真的有省錢。德鐵甚至還有賣跨國快車的早鳥票,以我自己為例,我這次有一趟必須從科隆搭到阿姆斯特丹機場(中停阿姆斯特丹5.5小時)的火車,這段跨國車票,早鳥票也是二等艙19歐起、一等艙29歐起。
缺點:
無彈性,無法開心什麼時候搭車就什麼時候搭車,萬一錯過了沒搭上車,只能現場再買一張(很大的機會是原價票)。

【P.S. 德鐵有一個非常好用的功能,叫Stop-Over,也就是從A點到B點的路上,你可以選擇在C點停留最多達到48小時的時間;這個在買票的時候就必須要輸入,有些人反映說有影響到票價,但我自己沒遇到,也許是因為我設定的Stop-Over不過5個半小時……但是不管怎樣,總歸是個省錢的好方法。】

【這是Koblenz→Dortmund,德國國內IC的一等艙。座位安排是2-1,上方置物架大約可以放下登機箱(前提要舉得起來放得上去,我自己是塞椅子底下,剛剛好),置物架下方的LED顯示,會顯示有訂座位的預定搭乘路段。】

【這是科隆→阿姆斯特丹,DB跨國ICE的一等艙。因為晚了幾小時訂,沒訂到最便宜的不說,最後只剩包廂。這個包廂是安靜包廂,必須保持安靜不能講電話或聊天(特別適合一個人出遊XD)因為在轉角(隔壁是廁所)所以只有4個位置;上車已經有其他人把行李放在置物架上+我不想扛行李,所以跟隔壁的商量,把行李放他座位旁。】

其實整個行程安排,肯定離不開交通。
交通規劃妥當,往往就會知道該選在哪裡住宿。
我個人沒有很貪心,像德國一個這麼大的國家,實在很難一次短短11天的行程就可以跑一圈(除非是到此一遊式的旅行),所以侷限在一個小區域內規劃行程,感覺是必然的選擇。
所以呢,某種程度上來說,搞定了交通,大概就搞定了這次旅程;剩下的一些只是枝微末節的事,譬如住宿要怎麼選啊、網卡挑哪家啦、衣服和行李要怎麼帶啊……等等等等。

【P.S. 德國現場弄這種預付上網的網卡有聽說是無比麻煩,所以我選擇在臺灣買好。本次使用網卡是泰國電信公司出的Sim2fly歐美版4G網卡,15天4GB,臺灣多在蝦皮之類的網路平台上販賣,價錢大約在800-1000間。】
【P.S.2 我訂房一般用Booking.com,截至目前為止都很順利。基本挑車站附近,評分7以上、最好在8以上的旅館,避免出租公寓,還有因為個人因素也略過所有多人共用的宿舍房型,但是不排斥偶爾幾天必須共用衛浴。以我這次旅程而言,全程都是訂單人房,除了一晚是共用衛浴外其他都是附帶衛浴的房間;最貴的一晚要75歐,最便宜一晚36歐,平均每晚約將近60歐左右。】



(同場加映旅途當中搭到/遇到的一些Regional Express、RegionalBahn和S-Bahn~)

【Wiesbaden車站。這個城市與美因茲隔萊茵河相望,但分別屬於不同邦;前者是黑森邦,後者是萊茵蘭-普法茲邦,兩成是各自邦的首府。這個車站是終點型車站,所有過路的車都得進來再倒出去。月台邊停著的是經美因茲、法蘭克福機場、法蘭克福等地的S-Bahn(我忘了是S9還S8),標準德鐵配色(?)】

【行駛在Moselle河谷、通行Koblenz→特里爾的RB81。身為一臺RB,自然是大小站都停。圖中是前往Burg Eltz時下車的Müden(Mosel)車站,是個就在路邊、只有兩片薄月台的無人站。】

【一樣在Moselle河谷,還有一臺RE行駛在這個區域。這台車很妙,從Koblenz發車,往西經過特里爾,之後卻是往南繞到了曼海姆。是個繞了半圈的車子。這臺塗裝看起來很不德鐵,但的的確確是德鐵的車……】

【這臺是專開萊因河左岸的RB26。從法蘭克福出發(印象是),經美因茲、Koblenz一路往北,再經過波昂最後抵達科隆(終點好像是與科隆老城區對望、與科隆火車總站格或亨索倫鐵橋相望的Köln Messe/Deutz),這臺就不是德鐵營運的車了,是由MittelrheinBahn營運的區間車(但這個區間至少跨3個邦,也是夠遠了……)在各邦或各區域協會的有效區間內,持有效的邦票或區域票是可以搭乘的,不用另外買票。】

【這臺不是區間車,是臺可憐的IC。某天等車的時候偶然看見,感覺真是無比淒涼……到底是在哪裡被畫上一堆塗鴉的呢……幾乎每節車廂都有、圖樣各異,感覺德鐵似乎也沒打算處理了……(還是說這個其實是故意畫上的?)】

【不同RE的內裝。上面那張應該是Koblenz→特里爾的RE1,下面這張應該是我從美因茲→Koblenz的RE2。】

【從上至下分別是我有搭乘過的(德鐵標準款?)RE、S-Bahn和RB內裝;其中RE是雙層火車的下層。萊茵-Moselle河谷區域的RE看起來因為是特別設計過的新車款所以都是單層,但其他時候我搭到的紅白外皮RE都是雙層。因為剛好都是帶著行李時,所以我一般都是坐下層。RB和S-Bahn我遇到的都是單層設計,兩者外觀略像,但內中還是長得不太一樣啊……】


﹝吃飯到底要不要給小費?﹞
……這個我覺得眾說紛紜。
但是我個人感覺德國應該是沒有小費文化的,不給不會怎樣。當然,我旅途中吃飯的餐廳基本上都在一個主餐15歐到30歐這個區間,不算是太高級的餐廳,也許也會有影響(德國餐點分量太大,主餐點完我已經吃不下其他東西了……)
但我覺得這就跟臺灣很像,你想給,從一百台幣到五百台幣真的都看你的心情(歐元的話通常就湊整數,你吃個20.5,可以付21,當然以可以付25,開心你要付30也可以),不給不會怎樣;而且假使沒有特別說keep the change,他們是一定會找錢的,再零錢都找。

【題外話,說到找錢。荷蘭的商店是不會找什麼5分、1分的,他們最多就是找到2角,或是5角,其他就四捨五入,所以不要在櫃台前面跟收銀員吵這個,沒用的。這麼在乎這個不如刷卡。德國商店則是1分5分都會確實找零,所以一不小心就會拿到滿手1分錢……】



﹝到底要帶多少錢出門?預算到底要怎麼抓?﹞
預算我個人是會先參考Lonely Planet網站上,對該國給出的建議,通常都會抓在中等消費階級的上限──因為我不打算跟人去擠宿舍間(一個床位可能一晚20多歐而已),還想偶爾上個餐館而不是老吃超市現成食物(以我這次旅程而言,超市一餐絕對不會超過10歐,但上個餐館20歐是基本),也沒有打算不花錢在城市間移動(搭便車或是騎車步行才能辦到吧……),所以參考中等消費的階級的上限會差不多。
德國的建議有給到150歐,我自己是抓有住宿130歐一天、沒住宿70歐一天──這是一個人出遊、旅館費用每晚平均要60歐的情況。

我這次實際花費扣掉禮品和機票大概在1300歐(含所有住宿及車票)左右,但是大概只有400歐使用實體貨幣,剩下全部刷卡。德國已經算是沒有很愛刷卡的國家了──他的置物櫃還是吃硬幣不吃卡片的,景點賣票也都只收鈔票硬幣不收信用卡,但儘管如此,住宿、買東西、車票……這些通通可以刷卡購買。
我之前去荷蘭大概扣掉機票等等花不到1000歐(大概在800-900歐左右,含所有住宿及車票),實體貨幣大概是用了300歐。
所以總體而言,我覺得預算真的抓120-150歐一天差不多,但是實際上帶的現金基本可以不用超過500歐。
也許有些人會說刷卡手續費,但我必須說,刷卡匯率遠勝去臺銀換現鈔的匯率,還有就是信用卡通常都有回饋。找那種回饋1.5%以上的就等於沒有手續費了,匯率還更好,雖然影響不大,還是不無小補。更重要的是信用卡好藏,但現鈔銅板真的很難裝啊……



﹝德國治安會不會很不好?難民會不會很多?﹞
去年科隆發生了一件大事,跨年時,科隆大教堂前出現多名女性被大群男性難民集體性騷擾的情形。然後就是目前,在德東的城市,有出現反難民的大型示威抗議活動。然後就是北萊茵-威斯特法倫邦最近出現抗議開發的活動,需要出動大批警力去維持秩序……等等的新聞。
然後所有人聽到我要去德國,都會一直問說治安會不會很差,我好勇敢……之類的。
我想,這個問題要回答,必須先了解一件事:
──臺灣,真的是世界上人口如此稠密的地區,治安數一數二好的地方了。
所以不管去哪裡,大概相對臺灣來說,都是危險的。
但是基本上就把握幾個原則:深夜不出門、不跟陌生人去任何地方、不要邊走邊用手機、隨時保持警覺心。
只要能維持以上幾個原則,基本上都能有個愉快的旅程。
另外就是我覺得出發前,至少在Google Map上稍微看過、知道自己要怎麼從車站移動到第一個點會很有幫助。畢竟亞洲人站在歐洲當地人之中,不管同樣來自亞洲的旅客有多少,總之就是顯眼。亞洲人身材畢竟略吃虧,如果再搭配上一臉茫然站在路中間,或是沉迷手機,簡直就是一頭大肥羊啊!

【科隆火車總站前面就是大教堂。這是火車站前的廣場;那天只是個正常的禮拜一,也不知道是因為好像有活動還是其他什麼原因,這邊停了超~多~臺的警車(還有救護車呢)但警察們並沒有很戒備的樣子,路人也都直接無視(不然就像我這個觀光客一樣,不斷偷偷打量XD)】

……另外就是我個人不是會背一個小包包(側背,但包包基本都放在身前),就是像這次一樣,只用一個零錢包裝一部份的現金和一張卡片,護照和其他現金都收在外套暗袋裡。我的相機基本上不是用包布包好放在背包最下層,就是背在身上,包包裡剩下的東西只有衛生紙包、耳機、行動電源、水壺跟圍巾。
事實上,有暗袋的防風外套,在秋天真的是個很棒的選擇,一方面是外套可以不用那麼寬大好遮住前方的小包包,一方面是提供其他可以藏放重要證件及金錢的地方。秋天的德國氣溫從早晨大約6-8度到中午的12-18度,除了偶爾幾天飆到24度左右,基本上薄長袖+防風外套是剛剛好(早上可以加圍巾)

……至於難民問題。
我必須說,我沒有特別注意到有這樣的問題。不能說完全就沒有,也許還是有,但至少我整趟旅程上並沒有注意到有這樣的問題存在。而且比起難民問題,我覺得各國的中年怪伯伯才是比較需要被提防的存在……只能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人多了什麼怪咖都有(嘆氣)







……
……當然,我覺得問題應該也不只是上面這些,但是其他很多我覺得跟是比較一般性的問題,譬如行李的打包與選擇,穿衣等等。
其中我覺得還要補充的,就是如果之前只有去過日本或港澳中國,可能不會想過的問題──

﹝旅館有熱水壺嗎?有吹風機嗎?有電梯嗎?﹞
熱水壺在大部分的歐洲旅館都是不見得有附的。如果硬要說,我覺得大概除非是英國或英國近代統治過的地方、有喝茶習慣,否則沒有熱水壺是蠻正常的一件事,而且,沒有冰箱也是正常的。
冰箱這就沒辦法,所以不要買容易壞的東西,譬如乳製品(但起司可以問商家;歐洲天氣乾燥,假使不是盛暑,很多起司是可以放在室溫很多天的),也不要打包吃不完的東西回來。
熱水壺這個,就看個人有沒有喝熱水/熱茶的習慣,因為以冷水來說,很多國家廁所冷水水龍頭的水都可以生飲(不用覺得怕怕,因為上餐館的時候,如果點水,沒有氣泡又不是罐裝水,十有八九都是水龍頭來的……)
我個人是買了一個歐規220V的熱水壺煮水用,茶包就到當地再去超市隨便買就好了……

另外就是吹風機。這個很難說。
一般訂房網上如果說有就是有,但有時候是公用、得去櫃檯借。沒有也不用感到奇怪,因為天氣真的夠乾燥,就連我一頭長毛,很多時候一小時過去就已經差不多乾了……

電梯這種東西,在歐洲、尤其是老城區,真的不算很常見的東西。畢竟很多房子都相當老了,它打地基蓋房的時候電梯都還沒問世呢!而且老城區的房子多半面寬不寬,有時候根本無法加裝電梯。
德國的樓梯已經不算太窄太陡,比較恐怖的應該是荷蘭的樓梯;但無論如何,要想住在逛街方便古色古香的老城區,訂房時心裡就要有覺悟:有電梯是運氣好,沒電梯也要能接受。
所以話又說回來──
沒有電梯,就意味著要自己扛行李(除非你打算住五星飯店+給行李員一件行李至少1歐小費)行李真的沒事不要帶太重……

【我這次一共住了6間旅館,底下提供其中一部份的實景。這是多特蒙德的住宿。我只在這裡住了一晚(45歐,含城市稅),共用衛浴的房型,電梯只到房間的3樓,所以住在4樓房間的我必須帶著行李爬1層樓。雖然隔壁就是共用的衛浴(小間的)有些人進出不知為何就非得甩門不可,但大體而言深夜就沒有這些亂七八糟的聲音了,非常安靜,而且隔天有附早餐。】


【這是杜賽道夫的住宿。杜賽道夫火車總站步行5分鐘以內。我在這裡住了2晚(共72歐),本次最便宜的住宿,但房間大到驚人。缺點是靠大馬路,開不開窗車子的聲音都相當吵,一直可以聽見車子呼嘯而過的聲音,而且還是那種彷彿有改過車的那種。沒有戴耳塞睡覺真的不行……】

【科隆的住宿。我在這裡住了2晚(含科隆的文化稅5%共144歐出頭),是間四星(!)的旅館,感覺頗有年歲,但地點非常好,距離車站、萊茵河畔、大教堂等等步行大概都在5分鐘左右。雖然我拿到面對內院的房間,但對面有間餐廳,週末深夜還是有喧嘩聲,但週間晚上就沒有了。房間有暖氣。】








……
目前我就只想到這些了XD
接下來就邊回憶邊補充吧~(←超級不負責任XD)
















TBC.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片段VII. 突尼西亞之春(中)鹽湖、綠洲、沙漠

突尼西亞北鄰地中海,南貼撒哈拉,由北到南的地景地貌,其實變化得相當大。 跟團的好處是可以去到很多自助時不方便前往的景點(不是不能到,就是可能要花費很大的力氣),缺點就是不免會出現長程拉車的情景。